追求绿色

追求绿色
  • 网站首页
  • 关于联盟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交流闲谈
  • 成员展示
  • 加入我们

唐诗之美 经典至极

2019-09-21 09:12:37 中国质量报 118

唐诗之美 经典至极

——读《经典唐诗》有感


□刘英团

注释是鉴赏古诗词的一把钥匙。古典诗词的艺术结构,多数以意象的铺列与组合而形成,甚至不用或少用连接词语,以便营造出充满诗意的艺术氛围和境界,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思。但是,相对于白话文,古典诗词又过于复杂,甚至现代名词与古典名词之间还存在着词义上的差别。所以,我们咏读古诗常常会查看注释以读得透彻。文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经典唐诗》以沪江大学教授喻守真先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57年版)为底本,另从现代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刘永济先生的《唐人绝句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及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马茂元先生的《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之中选取若干名篇辑录而成,可谓唐诗经典中的经典。

唐代诗歌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浓缩了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华,连政治、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据统计,唐代是典型的诗歌时代,有作者3700多人,诗5.5万多首,仅清人所编《全唐诗》录入唐诗就有4.89万多首,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学历史、边塞风情、田园风光、羁旅行役、宫苑闺情、都市巷里等方方面面。唐代诗坛,不仅诗人多,经典作品也多。此后,多少诗人都极力想跳出唐诗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清代蘅塘退士孙洙曾编选过一部唐诗经典(《唐诗三百首》)。用朱自清的话说:这部“很著名,流行最广”的诗选,不但涵盖“各方面的题材……分配又均称,没有单调或琐屑的弊病,还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是唐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诗歌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摹仿;历史不是对僵死事实或事件的叙述。历史学与诗歌乃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建筑我们人类世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如现代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所言,唐朝的“一切都和唐诗有关。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著名诗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西川(原名刘军)在其新著《唐诗的读法》中说道,唐诗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演绎出“歌行体”;不仅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还发展了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正如白居易在诗中所云,唐诗与唐史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一首《长恨歌》,叹不尽红颜悲苦,叹不尽君心似海,有“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有诗的韵味,史的力量。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直呼名讳的指责皇帝。“离开唐诗,唐朝平淡无奇。因为唐诗,唐朝无与伦比。”知名文史作家李晓润进一步指出,在唐诗中读唐史,可以在杜甫、白居易的诗中读懂社会,在李白、王维的诗中读懂人文,在边塞诗中读懂战争。通过《经典唐诗》,我们不但在杜甫的诗里看到了安史之乱,还透过白居易的诗一窥中唐危机,梳理唐诗的发展脉络,发现在文化多元的唐朝,“诗中有史”不但使唐诗更具韵味,二者的融合还共同构成了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隐者也,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复意”就是指文学的多义性,即“(在)诗歌的语言在本义之外,还带有使之诗化的种种情感和韵律”。经典唐诗,寥寥数字,却勾勒出或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音乐。诗心不老,情怀依旧。以现代的方式翻开唐代的诗卷,《经典唐诗》根据每首唐诗的诗意,配以跨度从唐代到现代的75位国画大师的139幅传世名画,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璧,相得益彰,唐诗的诗情画意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好诗配好画,每首诗再配上夏青、方明、林如、雅坤等艺术家、专业播音人员地精彩诵读,三者的结合,既升华了唐诗的经典之美,也使优秀的古典文化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细细品,美得令人窒息。


  • 上一页 : IEC知识窗
  • 下一页 : 鸡蛋里的学问
  • 交流闲谈

为你推荐

  • 固态电池:只是“听上去很美”?
  • “绿色快递”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的概念
  • 坚守
  • 《绿色印染 要求通则》团体标准解读
  • “领跑者”系列标准的提出、推进及未来发展

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537号 邮编:050091 邮箱:hbcplm@163.com

版权所有 2018-2028 冀ICP备18025884号-1

Powered by MetInfo 7.0.0beta ©2008-2023  MetInfo Inc.
    •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英语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