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2025》到环保设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趋势预测
一国家层面政策构图
国家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力器,利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下面回顾一下有关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在国家层面有什么支持和引导:
1.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印发,它是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实现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三大成就,其中绿色制造贯穿10个重要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
2.2016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工业强基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126号),明确了《中国制造2025》中“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的5大实施指南。
3.2016年09月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到2020年,与2015年相比,传统制造业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节能环保产业大幅增长,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民经济新支柱。创建百家绿色工业园区、千家绿色示范工厂,推广万种绿色产品,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制造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初步缓解。
同时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资金渠道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大绿色制造相关专项支持力度。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励绿色制造技术、装备和服务“走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
4.2016年1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在环保技术装备发展规划方面,重点提出了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垃圾和危废污染物处理、噪声和振动控制、环境大数据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划。
重点强调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技术及其集成工艺、成套设备的研发;示范推广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土壤及地下水监测、检测设备及专用工程设备;村镇低成本小型垃圾成套设备;危废高效焚烧装备产业化;推动燃煤电厂低频噪声源头治理成套设备研发和应用。推进施工场地、机场等环境噪声在线连续监测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大数据建设及其配套监测、检测智能仪器仪表集成等环保相关机械设备的发展与试点。
5.2016年12月工信部《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大气治理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了本规范,是第一部针对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提出的行业规范,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大气治理装备制造生产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节能评估、信贷融资等工作中,要以本规范条件为依据。
6.2017年4月27日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林业局、气象局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社〔2017〕119号重点任务。
7.针对我国“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发展需求,以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构建安全生态体系为目标,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修复,以及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化学品管理与国际履约等关键环境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并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和科技基地建设。重点开展12项任务。
8.2017年10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中国环保装备业产值将超5000亿元,提出到2020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的量化目标。而“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全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环保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将达到10万亿元。
9.2018年10月16日工信部发布《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和《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工信部节〔2017〕250号),第二、三个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正式颁布。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是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一大进步。
10.2019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关于鼓励机械设备发展的一篇,涉及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污水防治技术设备、固体废物防治技术设备、土壤修复技术装备、智能环保等。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生产理念上都更向节能、环保、高效、创新高精尖等方面发展。
11.2019年7月19日工信部公布36项环保装备专项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工信部公开征集对《变压器用强迫由循环风冷却器》等755项行业标准、44项国家标准和12项行业标准外文版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环保装备专项标准36项,涉及超低排放、废水处理设备等环保标准。
至此,国家层面上从愿景规划、国家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国家产业结构与长期发展、环保设备制造规范等层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勾勒了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蓝天,然而要实现中国创造及制造强国的伟大愿景。环保产业制造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还需精耕细作。
二
盘点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成果
国家政策鼓励下先后推出了三项环保设备的行业规范,目前为止暂涉猎大气治理、污水治理、环境监测仪器三大领域。
最先推动的应属大气治理领域。以电力、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为代表。截止2018年9月18日,有三批符合环保装备制造的企业入围,分别是2016年12月30日第一批7家企业;2017年7月7日第二批14家企业;2018年9月18日第三批6家企业。累计总27家企业符合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的企业,相比整个行业发展目标,数量上还远远不足。
同时,2019年7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符合《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符合《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企业名录。
而被涉猎的三大领域截止目前共收录73家符合规范的环保设备企业。分别是大气治理27家、污水治理33家、环境监测仪器13家。分别占37%、45%、18%。但针对庞大的环保设备市场,此三个领域的环保装备规范化仍然处于的起步阶段。
而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固体废物及危废领域、环保工业大数据等相关领域制度法律尚需完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关的环保设备行业规范尚未有颁布。



从污水治理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来看,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相对成熟。而环境监测设备的十二个省市中河北省、深圳市发展略忧。且达到行业的标准化还需大量的市场及行业支持。
企业成果分析

三
环保设备行业竞争分析
四
从市场角度关于“十四五”有两点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