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应包含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新基建”应包含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NQI简介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首字母缩写NQI)最早由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在2002年提出,是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等要素的统称。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这三大要素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是政府和企业提高生产力、维护生命健康、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环境、维护安全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制度安排,能够有效支撑社会福利、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
□张豪 万曙峰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媒体称,今年“新基建”政策暖风频吹,相关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各地投资如火如荼。笔者认为,中国当前最紧迫发展的基础设施中,应包含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
一、NQI支撑和保障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国际金融海啸、石油价格战等“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成为市场关切。一个行之有效的救世良方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加快“新基建”。但无论是以铁路、公路等为代表的传统基建,还是以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基建,都离不开NQI。可以说,NQI是基础之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在于先进技术应用与质量稳定。而标准的规范性、计量的基准性、认证认可的公允性、检验检测的符合性等功能,有利于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保障质量水平,支撑各类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以“新基建”为例,5G技术的争夺战实际上就是5G标准的争夺战。近年来,我国紧跟5G全球标准的制定步伐,在无线灵活系统设计、极化码、新型网络架构和大规模天线等关键标准制定上逐步掌握话语权,这是我国5G技术能够领先的关键所在。
又如,计量技术支撑了我国高铁无砟轨道建设关键技术的发展,中国标准促使我国特高压超级工程落户巴西,现场检测技术有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多平台兼容性差等问题。
这些都充分表明NQI不仅能有效支撑“新基建”的技术发展与成果转化,还能促进“新基建”市场规模扩大、保障产品一致性、提升用户满意度,多维度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任何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强有力的NQI支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着许多传统产业和众多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其背后都有强大的NQI作为支撑。
在“新基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大力推进新一代计量技术体系建设,积极在物联网、电动汽车、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领域布局,争取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主动权,并主导合格评定规则。
二、加强NQI建设有助于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NQI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之基,贯穿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发展的全过程,并形成协同效用,作用于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加强NQI建设有利于激发自身市场潜力。计量方面,工业化国家的测量活动对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4%至6%,计量投入与效益比为1:3。研究证实,政府对计量的财政投入获取了大量直接而重要的技术、经济收益,可支撑GDP每年0.8%至1.5%的增长。
目前,我国仪器设备资产原值3195.54亿元,而其中新兴产业的关键测量仪器设备从国外引进比例高达90%,国内测量仪器仪表工业虽然产量大,却始终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末端,至今仍以低端制造为主,中端测量仪器仪表市场占有率不高,发展潜力巨大。
标准方面,中国、德国、法国和英国标准化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7.88%、27%、23%和12%,说明我国标准化的市场潜力还有待提升。我国核心产业领域标准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标准体系不健全,弥补这一短板有助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合格评定方面,2008年以后,全球检测认证产业年均增幅达到6%以上,远高于全球经济年均增速。据统计,2018年,全球检验检测市场约为1.0157万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质量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含计量检定)共实现营业收入2810.5亿元,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3.9472万家,但我国检验检测机构96.3%属于“小微型企业”,76.94%的机构只能在本省内活动,仅有273家机构能在国境以外开展业务,尚无一家国际知名检验检测品牌。由此可见,我国NQI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加强NQI建设有利于带动产业融合发展。NQI具有技术传承的功能,具有通用性和兼容性的特征,有利于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能有效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融合,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程,释放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智能网联车为例,分级标准、高精感知技术等共性标准和共性计量检测技术应用,有利于将成熟产业的NQI技术“移植”于智能网联车产业之中,促进其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三、思考与建议
第一,在统筹布局规划“新基建”时,应将NQI纳入其中。2019年8月26日第五次中央财经会议将“质量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应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国家层面NQI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路线图和中长期规划,解决NQI建设“规模小、分布散、布局乱、能力弱、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形成产业、区域需求兼顾的NQI新布局和规划体系。
第二,推动地方政府加强NQI建设。将NQI建设摆到重要战略地位,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制定实施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时,同步考虑NQI建设,抓好规划部署,并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范围,推动组织实施。各地区都应慎重考虑NQI的特殊性,将其列入政府重点建设工程,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第三,加强NQI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或重点产品,以突破产业发展的NQI体系性瓶颈为重点,推动产、学、研、用之间融合互动,解决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共性、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促进NQI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基础设施效能研究重点实验室)